去年10月8日,金山艺术黑陶研究院在千年古镇枫泾正式成立。一年时间里,研究院在景德镇艺术家的支持下,经过精心构思、反复创作、不断融合,100多件艺术黑陶作品惊艳出炉。
今年10月8日,由北京禾同艺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枫泾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禾同艺库(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千年之痕·黑韵新生”艺术黑陶作品展在杨浦区冰花堂艺术馆正式开展,让更多人见证金山艺术黑陶与众不同的魅力。本次展览为期10天,将从10月8日持续到18日。
“从去年10月成立以来,我们研究院就把提升材料品质作为关键突破口。” 金山艺术黑陶研究院负责人谢敬山说,他们从零开始,反复试验不同的陶土配方和加工工艺,前后历经半年多的尝试和调整,终于成功提高了原料的纯度和可塑性。新的材料不仅使黑陶作品在质地上更加细腻,还为后续的烧制和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烧造技术在这一年里也得到了质的突破。从黑陶陶坯进入窑炉的那一刻起,技术人员便开始12个小时的坚守,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参数的变化,不断调整烧制温度和时间,探索最佳的烧制曲线。在不断尝试中,研究院成功掌握了材料与烧造技术的融合要点,其间还出现了“黑红”“黑金”“黑墨”三种不同颜色的黑陶作品,为黑陶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和魅力。
正是这份坚持,让每件黑陶作品都颇具亮点。作品《暗痕》系列,就是其中之一。该系列每一款作品均线条流畅、造型典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则首次尝试将经典白瓷上的青花工艺与黑陶进行了结合,“也是借鉴各类绘画方式,力求在黑陶的艺术表现上能符合当下的时代审美。”《暗痕》系列作者戴晓辛表示。
此次展览中,枫泾本土画师许育梅创作的三件黑陶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她介绍,创作灵感源于一年前赴景德镇深造传统彩绘技艺的经历——在景德镇,她系统研习了釉上彩、釉下彩等经典技法,并汲取了当地匠人对于色彩层次与笔触韵律的独到理解。回来之后,正值金山艺术黑陶研究院成立,于是她将这些所学与金山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尝试以黑陶为载体重构民间艺术语言。
许育梅的作品创新性地植入了金山农民画的经典元素——将江南黑瓦白墙、稻浪翻涌等乡土意象,通过陶瓷特有的绘画技法进行转译,颇具亮点。
据介绍,金山艺术黑陶研究院位于枫泾镇中洪村,是一家集黑陶艺术研究、创作、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一年来,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挖掘和传承黑陶文化,推动黑陶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同时不断与国内外艺术家交流探讨,努力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由金山艺术黑陶研究院设计团队及枫泾古镇旅游公司共同创作完成的上海之韵系列茶具、酒具,还获得了2024年“老凤祥杯”上海礼物设计大赛“年度新品”奖,并入选2024“上海礼物”商品名单。今年9月22日,研究院创作的新作品《艺术家手工黑陶茶道茶具》荣获“2025金山特色伴手礼”金榜。
“对于我们来说,这次展览的作品工艺独特精湛、品类丰富,在上海是难得一见的艺术黑陶专题展览。” 谢敬山表示。未来,金山黑陶研究院将持续加大对黑陶艺术的研究和创新力度,探索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装饰手法,使黑陶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研究院积极研究融合枫泾元素、金山特色的各类黑陶文创产品,让更多人更加热爱金山艺术黑陶。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