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Phone 17系列只是Pro系列变了下后置DECO设计,标准版配备高刷,全系256GB储存起步,就让不少消费者买买买。近期供应链方面还传出苹果上调出货量,加单标准版的消息。
而iPhone17系列的这波热潮,或许只是苹果全面反攻的前奏,明年的iPhone,才是真正的史诗级提升。
为了摆脱“创新乏力”,苹果真正的大戏将在2026年上演:被业内称为“超级大周期”的iPhone 18系列,正酝酿着苹果史上最具颠覆性的产品变革。
据多方权威渠道确认,明年的iPhone产品线将呈现空前丰富的阵容。常规迭代包括iPhone 18、iPhone 18 Pro、iPhone 18 Pro Max及iPhone Air 2四款机型。不过其中iPhone18标准版,可能会延期到2027年和iPhone18e同时发布。
除了iPhone18系列,明年最引人注目的iPhone机型,当属与Pro系列同台亮相的首款可折叠iPhone——这款被业界暂称为“iPhone Fold”(可能的商品命名)的划时代产品,已于2025年3月进入富士康新产品导入(NPI)阶段,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大规模备货。
展开剩余74%iPhone Fold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的“书本式”内折方案,双屏设计兼顾实用与便携。在关键参数上,折叠状态机身厚度控制在9-9.5mm,展开后骤降至4.5-4.8mm,甚至比当前最薄的iPhone Air系列更为极致。材质方面选用航天级钛金属框架,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显著减重。
显示技术方面,iPhone Fold的外屏配备5.5英寸定制OLED面板,分辨率达2088×1422,像素密度460PPI,打孔前置摄像头设计确保外屏使用体验接近传统iPhone。
内屏则升级为7.8英寸柔性OLED,2713×1920分辨率配合4:3黄金比例,428PPI像素密度搭配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实现1-120Hz智能调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内置金属应力分散板和自修复涂层技术,屏幕有望实现“近乎无折痕”的视觉效果。
iPhone Fold预计搭载A20系列处理器,性能表现将看齐同期Pro机型。通信模块升级为第二代自研C2基带,并可能全面转向eSIM技术。
生物识别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取消Face ID,回归侧边按键集成Touch ID的设计,这既是空间优化的必然选择,也标志着iPhone在生物识别技术路线的战略转变。
影像系统配置四摄矩阵:外屏前置单摄、内屏屏下摄像头(USC)以及后置双摄组合,其中主摄采用4800万像素传感器并支持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续航方面继承iPhone 17 Air的高密度电池技术,支持40W有线快充与15W MagSafe无线充电。
业界普遍预测其美国市场起售价区间为1800-25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1.8万元),售价超越2TB版本iPhone17ProMax是妥妥的,届时将成为“史上最贵”iPhone。
除了iPhone Fold,同步迭代的iPhone 18 Pro系列也将迎来外观设计的里程碑式改进——首次采用屏下Face ID技术。
供应链消息显示,苹果已为Pro系列开发6.27英寸与6.86英寸两款新屏幕,其共同特点是将Face ID传感器完全隐藏于屏下。
这项突破性技术通过精密计算,将传感器区域屏幕的10%-90%子像素进行战略性去除,大幅提升红外线透光率,同时借助相邻子像素的色彩补偿机制,确保显示效果几乎无感知损失。
这意味着iPhone将告别沿用多年的“刘海”设计,在常规状态下呈现完美的居中单孔全面屏,仅在有通知交互时通过软件调取“灵动岛”界面,真正实现显示面积的最大化利用。
从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到量产屏下Face ID,将于明年秋季登场的iPhone Fold和iPhone 18 Pro系列,标志着苹果创新节奏的全面加速。
不论是iPhone Fold还是iPhone18 Pro系列,都足以唤起不少果粉的换机欲望。即便iPhone Fold国行售价有可能达到在2万以上,但不论多贵,总会有不少果粉愿意买单。
屏下Face ID+折叠屏!明年的iPhone,才是真正的史诗级提升。你是已经入手了iPhone17系列,还是觉得iPhone17系列依旧没能打动你,在等明年的iPhone18系列和iPhone Fold呢?
发布于:浙江省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